跳到主要內容區

學程簡介

以下分就設立緣起、本校中長程發展與本學程之前身與未來發展方向來簡介本學位學程

一、設立緣起

(一)多元文化的世界學術潮流趨勢

    生物多樣性是確保地球上生態鏈完整與防止物種滅絕的正確觀念之一,同樣的哲學理論,文化多樣性也是人類延續與創造福祉的基本原則。200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世界文化多樣性宣言》第1條中稱:「……對於人類而言,文化多樣性就如生物多樣性對於自然一樣至關重要。《世界文化多樣性宣言》認知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的共同遺產」,並指出保護文化多樣性是一種需要落實的倫理責任,與對人類尊嚴的尊重緊密相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一直把族群語言的滅絕列入觀察與保護的重點工作之ㄧ。

    多元文化政策這個詞最早在1957年用來描述瑞士的政策,在1960年代末期被加拿大接納,並且擴散到其他歐盟、英國、美國、澳大利亞及紐西蘭等不同國家,強調不同的文化各有其獨特性,事關接納其他民族時尤其重要。例如說在澳洲多元文化宣言中提及擁有200多語言的澳洲社會是多元文化的社會,包容是多元文化族群的成功要素之一,多樣化的團結方法是創造一個分享的未來,各族群之間皆享有基本人權、自由、民主、與被接納與平等的權利。

(二)台灣客家族群發展

    臺灣族群主要有漢族與原住民族,2004年的一份報告認為臺灣人口不到2%為原住民族,漢族部分則包含閩南人約70%、客家人約15%、外省人約13%。1993年,以所用母語區分,推估使用臺灣閩南語(73.3%)、「客語」(12%)、「其他漢語方言」(13%)及「原住民語」(1.7%)。

    客家委員會(簡稱客委會)為中華民國有關客家族群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成立於2001年6月,其目標是復興臺灣日漸流失的客家文化,延續客家傳統文化命脈,並打造臺灣成為一個尊重多元族群文化的社會。每年定期舉辦客語能力認證。 依據中華民國客家委員會2016年12月調查顯示,自我認定自己是客家人者,超過453萬人,占全臺灣人口約19.3%,較2011年調查結果增加33萬人,提升1.2%,此代表民眾客家自我認同的提升,但能夠講客語的比例則降至46.8%(212萬人)。客家人大部分集中於桃竹苗(台3縣)、高屏(六堆)及花東地區(台9線)。其中,客家人口比例超過三分之一以上的鄉鎮市區共有70個,根據《客家基本法》第六條規定,客委會於民國106年2月24日公告共70個鄉(鎮、市、區)為「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用以加強區內客家語言、文化與文化產業之傳承及發揚。

    依據客委會施政理念轉述,在美感經濟與體驗經濟引領當代文化產業發展趨勢下,以前瞻視野、在地關照為理念,積極打造客庄美好年代,透過有深度的慢食、慢遊、慢活的生活風格,找回客家傳統文化,建構文化自尊、提升產業競爭力,以創造在地就業與榮耀客庄生活風貌,擘劃客家優質文化生活及產業經濟藍圖。

二、配合學校中長程發展

(一)本校建校理念

    國立屏東大學校具有高教、技職、師培多元合流特色的優質大學。國立屏東大學於民國103年8月1日,由原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及國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合併而成。兩校整合後,提供高教、師培和技職三體系之多元學習管道,讓學生有跨領域跨體系修課之機會,並藉由資源整合提升教師教學研究水準與國際競爭力,豐富學生學習資源與就業之多元專業實力,進而增強大學競爭力與永續發展。國立屏東大學將結合地方資源,服務地方產業,務實產學合作,期能達成「取之於地方,用之於地方」的目標,使師生、產業、社會、國家均蒙其利,共創屏東榮景。

(二)學校發展願景

    校形塑融合後之健康校園文化為建設之基石,培育教育、人文、社會、藝術、理學、資訊、科技及管理等各學術領域之專業人才;同時,鼓勵教師從事學術研究以豐厚專業根基:並以深植產學研發,提升師生實務專業與創新思考的能力,進而協助產業技術提升,帶動當地產業升級。學校發展之願影與定位如下:

    1.願景:多元合流,培育社會菁英,追求卓越,邁向國際。

    2.定位:結合技職、高教與師培體系之多元特色,定位為「教學與科研融合型大學」。

    未來將朝向教學與研究並重的方向邁進,提供多元學習管道,使學生有跨領域、跨體系修課之機會,並透過專題實作、校外實習與企業參訪,逐步達成學用合一之目標。

(三)學校中長程發展

    國立屏東大學目的在培養學生成為專業人才,並培養國際移動能力之境外專業人才為發展策略。推動課程教學聚焦於在地需求,聚焦學生核心能力;強化師生實務能力,提升教師實務教學品質,並遴聘業界專家合作教學,成為培育多元教育人才之重鎮。培育產業創新與實務應用之人才,透過訓用合一的方式培育學生具有創新及應用實務之技能,以建立實務實習課程的方式,聘請企業業師講課開設實務專題,讓學生到企業實習,並提升師生研發能量促進產學合作,提升師生專業發展能力。辦理創新創業講座課程、建立本校師生及合作企業資源共享與產學合作之平台,結合地方特色、深耕屏東產業。

    USR(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大學社會責任)計畫以大學教授在專業研究的發展、社會問題的解決、大學生運用所學等三方面,採取「三贏」的策略;透過與大學相關課程的聯結,讓大學師生走出學術的研究框架。如此,大學教授、學生、地方團體三方互惠,期望創造符合在地產業發展的創新價值,共同創造大學生參與社會及公民培力的典範,為地方發展而努力。

(四)公協會合作機制

    本校以區域產學合作、育成策略聯盟、協助企業提案的方式來促進實質的交流合作的機制。在「區域產學合作」方面以定期的互相訪視交流、共組團隊訪視業者、開設研討會、成果分享會等方式來達成交流分享的目標。在「育成策略聯盟」方面,組成育成諮詢業師,今年高雄與屏東青年創業協會進駐本校的育成中心,整合各類育成資源來協助學生創新創業。在「協助企業提案」方面,以本校的學術實務資源積極的鼓勵協助老師幫助企業提出政府各部會的研發經費補助,實質的協助地方產業界穩健發展。本校近年積極與產官學各界締結策略聯盟,並維繫實質的關係。

三、本學位學程之前身與未來發展方向

(一)本學位學程之前身:客家文化研究所、文創系碩士班客家文化組

    民國95年,本校(當時為「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配合國家重大政策申請增師資員額計畫(其中第2項藝術、設計與文化創意產業、數位內容相關師資及第3項臺灣研究相關師資),申請增設「客家文化研究所」,獲准設立。該所師資如下:專任副教授1名,專任助理教授1名,兼任教師3名。民國99年,為滿足高教評鑑對專任師資之要求,獨立研究所至少具有專任師資5名,遂與本校「台灣文化產業經營學系」(專任師資9名)合併並更名為「文化創意產業學系」(含碩士班,專任師資9名、合聘2名)。合併之後,文化創意產業學系在大學部增列「客家文化產業」、「客家社會與文化」、及「山海踏查:客家」等課程,在大學部先開設客家文化教學和研究的基礎課程;碩士班則有教學分組:「文化產業組」與「客家文化組」兩組,除了兩名主聘在中文系的合聘教師(劉明宗、鍾屏蘭)可以支援客家組之課程之外,文化創意產業之專任教師中教授客家相關課程者則有1人(陳運星)。

    客家文化研究所及台灣文化產業經營學系於民國99年合併為「文化創意產業學系」(含碩士班)之後,順利通過民國101年之高教評鑑。

    當年客家文化研究所之與台灣文化產業經營合併,實為一雙贏之策略:一方面客家文化研究所專任師資僅有兩位,勢必無法通過高教評鑑;而台灣文化產業經營學系則僅有大學部,沒有碩士班;兩者之合併,順利通過評鑑,一方面文化創意產業學系具有碩士班,而客家文化研究也得以在屏東大學繼續進行。時至今日,已過了8年,文化創意產業系碩士班也培養了不少客家文化之研究和傳承的人才,同時,文創系的專任教師們,也在這8年內,陸續跨足並深化客家文化之研究。該系目前已有10名專任師資(合聘教師仍為2位,主聘為中文系),其中將文創研究結合客家研究的教師,已由原先的1位,增為5位(陳運星、林思玲、張重金、蔡玲瓏、葉晉嘉),長年申請客委會計畫,進行客家相關主題之研究。在文創系碩士班客家組的培育之下,客家文化(暨產業)的研究已達到獨立進行的標準了。因此,本校擬將客家文化(暨產業)研究獨立出來,設立「客家文化產業碩士研究學程」。在學院之下設立學程的優勢是,除了原本文化創意產業學系和中文系的師資之外,還可以透過全院的師資來支持客家文化產業之研究。

(二)本學位學程之發展方向:

    叙明了本學程的前身之後,順應上述客家族群發展方向,國立屏東大學責成人文社會學院擬定成立客家文化產業學位學程計畫,客家文化產業學位學程的發展方向主要在補充客家產業在行銷、文創設計、活動規劃、以及觀光遊憩服務不足的專業,以推動客家農業轉型提升為體驗服務的產業型態。

    南部有六堆客家聚落的分佈,六堆分成前堆、後堆、中堆、左堆、右堆、先鋒堆,包括高雄美濃、六龜、甲仙、杉林等四區與屏東高樹為右堆、長治與麟洛為前堆、內埔為後堆、竹田為中堆、萬巒為先鋒堆、新埤與佳冬為左堆等12客庄,好山好水下孕育出許多名人、政治家、企業主、與文學藝術家,豐富的產業人文與藝術的軟硬體資源。

    由於地方文化產業隨著整體產業轉型逐漸受到重視,強調從地方特色為主軸的地域振興策略,透過各個部門如火如荼地推動,結合公部門資源以及民間積極投入的活力,人盡其才、地盡其利、物盡其用,逐步地讓高屏六堆客家庄地方多元人文結合當地傳統產業,促進地方產業升級轉型並蓬勃發展,但由於地方人力老化,也需要許多的年輕有新興行銷、藝文設計、科技與服務技術的專業人才回鄉服務,以共同邁向未來。